怀宁县博物馆
重要转载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文博资讯 > 重要转载 >

纪念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作品专辑||传统文化视角下邓石如家族的人名字号解读

来源:张全海  部门:办公室  发布日期:2024-06-17 浏览次数:

 

【摘 要】    邓石如家族的人名字号大都符合中国传统姓名学规律,其中邓石如的名字号最为复杂,至邓稼先一辈的名字已难寻规律。邓石如父亲邓一枝以下的谱名均未按派行字辈取用,这完全不符合中国传统谱牒学取名习惯,其原因暂不可知。

【关键词】 邓石如;邓稼先;姓名学;谱牒学

姓名学和谱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重要路径,在当下中国也有其必要的现实价值。不过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前进,与其相关的知识越来越不为人所熟悉了,到现在可以说是冷门绝学了。笔者长期致力于关注研究传统文化,曾出版有谱牒学专著[张全海:《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》,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0年版。],还曾利用姓名学知识来破解历史文献作者谜题[张全海:“少林《拳经》作者初考”,《中华武术》,2021年第2期。]。

关于邓石如和邓稼先的研究论著很多,但从姓名学和谱牒学角度进行研究的笔者尚未看到相关文献,鉴此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对邓石如、邓稼先家族的名字和谱系问题展开初步探讨,以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观照怀宁邓氏的家族文化。

姓名学的核心其实就在名与字上,也就是说古人取名表字首先要考虑名与字的关联性,甚至有时候还要考虑与姓氏的关联性问题。比如张飞字翼德、岳飞字鹏举等,名与字之间都存在很强的关联性;再如贾雨村、梅兰芳、牛得水等,这些都是将姓与名进行了关联。另外古人取名还喜欢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中选字,比如阮大铖的生父阮以巽、嗣父阮以鼎,阮自华的四个儿子以震、以蒙、以观、以颐,都是来自《易经》64卦卦名。掌握了这些姓名学的知识,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名字的意涵,甚至有时还能为我们破解古人名字谜题提供思路。

怀宁白麟邓氏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家族的一个单元,他们对于家族子弟的取名表字问题自然也要遵循传统文化的规则。邓石如父亲谱名一枝,字宗两,号北林,又号木斋,“两”与“一”、“林”“木”与“枝”,可以看出这一组名、字、号之间明显存在关联性。至于邓一枝的名号为什么都跟“木”有关,按怀宁承启堂《邓氏宗谱》的记载,邓一枝的生辰是“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十一月十六日寅时”,其四柱八字是“戊戌,甲子,庚寅,戊寅”,其中年柱戊戌的纳音是“平地木”,日柱庚寅的纳音是“松柏木”,所以邓一枝的名号或与此相关。在嘉庆版《邓氏宗谱》中,邓一枝还有个别号“逈道人”[有论著说是“窘道人”,或误],一般来说,古人的别号和道号等与名字关联性小,比如诸葛亮号“卧龙”、李白号“青莲居士”都与名字没有直接关系。

邓石如的名、字、号是最为复杂的,据嘉庆版承启堂《邓氏宗谱》记载:“掞公,字赤玉,号石如,亦号完白,又号顽伯。” 同治版承启堂《邓氏宗谱》记载:“石如公,字石如,号顽伯,晚自号完白山人,名与睿庙讳下一字同,遂以字行。”仅从两版家谱来看,邓石如的名、字、号就已出现较多分歧。诸文献载邓石如原名“琰”,因避嘉庆帝讳“颙琰”而改以字“石如”行世,包括同治版《邓氏宗谱》也说“名与睿庙讳下一字同,遂以字行”,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呢?查《邓石如书法编年图目》《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》等收录邓石如书法篆刻作品较全的集子,可知,在乾隆时期,邓石如的用名并不止“琰”,另有“掞”“錟”“晱”“埮”等[似乎邓石如要将“炎”字加左偏旁的字都试试。],而“掞”字所用频率仅次于“琰”字,可见嘉庆版《邓氏宗谱》中用“掞”字是有根据的。另外,如果说不用“琰”字是为了避嘉庆帝讳,那么从邓石如作品和《邓氏宗谱》来看,可以推测,他在嘉庆时期依然还在使用“邓掞”这个名。

当然,邓石如原名“琰”应该是最准确的,因为从他的字号的关联性角度可以看出,“琰”即是一种美玉,“赤玉”“石如”均与此相关联,而“掞”“錟”“晱”“埮”等字则与“赤玉”“石如”无法关联,且读音也完全不同。至于其号“顽伯”“完白”“完白山人”,看似与名字关联性不大,但实际上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。首先是“顽”字,与“玉”“石”均有关联,比如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即是由“无才补天”的顽石幻化而成,关于“伯”字,当是“伯仲叔季”行次之义,邓石如在家排行老大,自然可以用“伯”字,比如曾国藩在家也是老大,表字“伯涵”。其次是“完白”,既可以理解为“顽伯”的同音字[“白”与“伯”古通],又是对“皖”[安庆古为皖地,有皖山,“完白山人”即有此义。]字的拆解,所以说“完白”既是“顽伯”字音的延伸,又可理解为邓石如对家乡地名的用典,因此“完白”的意涵是非常丰富的。

邓石如生有三个儿子,其中只有一个长大成人,据嘉庆十六年(1811)怀宁白麟畈承启堂《邓氏宗谱》记载,这个儿子谱名“光国”(1795年生),字“利宾”,娶於绍祖孙女(1799年生)[ 据怀宁务本堂《於氏宗谱》记载,於绍祖孙女“适翰林院待诏邓传密”。],并注已有二子(德振、德祉)[无生年信息,可能是“旺丁”],然而其他文献(包括同治版《邓氏宗谱》)均载邓传密原名“尚玺”、字“守之”,与嘉庆邓谱完全没有交集,其差讹让人匪夷所思。嘉庆十六年《邓氏宗谱》续修时,邓石如独子已虚龄17岁,而邓石如胞弟的两个儿子尚堂(34岁)、光祖(27岁)则是此次修谱的主要参与者,所以“光国”理应不会弄错[光祖、光国还存在呼应关系]。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邓传密的名字发生如此大的变化,目前还没有看到合理的文字佐证。邓传密号“少伯”“少白”,这明显是基于邓石如号“顽伯”“完白”而来的,古人虽然在取名时要避讳(祖讳、帝讳、圣讳等),但用号时却往往会刻意沿用父祖的号,比如李鸿章号“少荃”就是沿用了其父号“愚荃”的“荃”字。

邓石如独孙邓解,字作卿,这个名字从传统文化角度理解的难度很大,古人取名往往出自典故,然而邓解的名字却很难找到典出何处。笔者认为这个“解”字当通“獬”字,音谢,即“獬豸”之义,“獬豸”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,能辨曲直,是勇猛、公正的象征,从先秦以来,“獬豸”形象被当成监察、司法官员廉明正直、执法公正的象征。秦汉时期,御史头戴“獬豸冠”;清代都察院的掌院左都御史位列九卿之一;《资治通鉴》中将“解卿”与“尹”并列。由此可以看出,“解卿”之义当为古代监察、司法部门的最高长官[笔者查了多种古代职官词典,均未找到相关解释]。古代还有人直接取名“解卿”,如福建人郭解卿。

邓石如以下,三代都是单传,他的曾孙邓艺孙,字绳侯,号世白。据笔者再三分析,邓艺孙的名字难以解读其关联性。关于他的名讳有两种说法,《邓氏宗谱》《怀宁县志》等较多文献记载为“艺孙”,另有一些文献记为“艺荪”,按“艺孙”“艺荪”在古人名讳字号中常有使用,如吴县王艺孙、宋词人唐艺孙、南昌宋传经字艺孙、武陵陈世昌号艺孙(或艺荪)、舒城胡艺荪、丹阳眭艺荪等,其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。关于“绳侯”,《史记•孝景本纪》有“中元年,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孙平为绳侯”,除此之外笔者没有找到更多的线索,古人有江阴薛衍芳字绳侯,其用义依然不明,邓氏或仅从《史记》中选用此官爵名称,考虑到前文分析的其父名与御史有关,故此《史记》所记的这位御史大夫之孙周平的爵名被邓氏借用,就可以理解了。至于邓艺孙号世白,自然是从邓石如号完白而来。

按《邓氏宗谱》记载,邓艺孙生有五子:寿慈(字伯康)、庆初(字仲纯)、以蛰(字叔存)、亦发(字季宣)、亦从(无字号),其中寿慈出继小宗后早卒,亦发出继德莪公为嗣孙。前四位的表字是按“伯仲叔季”的顺序取的,这是古人最为常见的表字方式;而第五位没有字号,按说古人书香世家不应该没有字号的,笔者就此咨询了他的曾孙邓杨先生,答复是说“伯仲叔季”用完了就没有表字了,这似乎不能成为理由,不过原因一时也难以追究了。

邓艺孙诸子的名字之间均有其关联性。寿慈字伯康,寿与康的关系显而易见;庆初字仲纯,应该是取“纯一如初”之义,古人还有较多表字“纯初”“初纯”的案例,如杞县王粹字初纯、嘉善钱宝青字初纯、嘉善孙旭字纯初、钱塘万达甫字纯初、安远薛泗字纯初,等等,邓仲纯后来将谱名“庆初”改为单名“初”则不知是何缘故;以蛰字叔存,当取自《易传·系辞传下》的“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”;亦发字季宣,宣与发的关系不言自明,不过他似乎没有用过“亦发”这个谱名,而改名“穆”,后来干脆以字行世。亦从后来是以“以从”行世,不知邓氏为何将“以”“亦”二字混用。

邓艺孙的孙子辈有四人:稼先(以蛰长子)、槜先[邓氏新修家谱记为“携先”,误。](以蛰次子)、贯先(季宣子)、雄先[ 邓氏新修家谱记为“行先”,邓以从的曾孙邓杨先生指出当为“雄先”。](以从子),均无字号,其取名规律也难以探知。关于邓稼先的名字,连邓槜先、许鹿希等至亲都说“无从知道他的名字为什么叫稼先”[葛康同、邓仲先、邓槜先、许鹿希:《两弹元勋邓稼先》,新华出版社,1992年版,第3页;许鹿希、葛康同、邓志典、邓志平:《邓稼先传》,安徽人民出版社,1998年版,第4页。],实际上古人名字也有用“稼先”的,如无锡潘稷字稼先、忠州刘承稷字稼先,其典或是出自《尚书》“先知稼穑之艰难”;而雄先的名字当与他生于民国年间有关,因为民国时期取名“雄”“振”等字的非常普遍。

古人谱名一般会按家族派行字辈来取,如陈独秀谱名“庆同”、陈延年谱名“遐延”就是按怀宁聚星堂陈氏字辈“天章衍庆遐”来取的。但是邓石如一支却完全没有遵循这一传统取名规律,怀宁承启堂邓氏的字辈是“士世惟尚德,儒志在敦修”,其直系谱名与字辈的关系是:一枝(世)→石如(惟)→传密(尚)→解(德)→艺孙(儒)→以蛰(志)→稼先(在)→志平(敦),这当中唯一曾经有过按字辈取名“尚玺”的邓传密,最后将名与字全部改掉了,实在令人费解,而邓稼先之子邓志平则使用了比他高两辈的“志”字,虽然可能是巧合,但也属不可思议。笔者曾就此咨询过邓杨先生,他也语焉不详,这只能留待进一步研究了。

作者张全海